最近在搞一个短视频拍摄活动时,我突然发现创意彻底枯竭了,整个人都慌了。那天团队开会,大家围着一堆脚本讨论,结果谁都想不出点新花样。一个同事翻着手机,嘴里嘟囔着“拍点什么”,其他人也嗯嗯的,感觉就跟卡在死胡同似的。我自己也头疼,反复刷着朋友圈里别人的短视频,全是些烂大街的内容——跳舞、吃东西,一点意思都没有。
于是我开始琢磨怎么破局。先从网上搜点灵感,结果一搜全是教你怎么拍摄技巧的文章,什么角度、灯光,讲得头头是道,但根本没解决我最着急的创意问题。晚上回家后,我跟老婆抱怨这事,她笑我“你天天看短视频,自己反倒没点子?”。我一想,对呀,这不就是个循环嘛没创意就想创意,越想越空白。
第二天早上,我故意没去办公室,带着笔记本和一杯咖啡跑去附近的公园。找了个长椅坐下,啥也不干,就盯着路人遛狗、小孩玩滑板。刚开始脑子还是空荡荡的,但慢慢地,观察路人吵架的场景突然触发了我的联想——为什么不做个系列片,主题是“陌生人吵架背后的故事”?这种日常荒诞感肯定爆款。我立马打开备忘录记下几个关键词:社会观察、微剧情、快节奏剪辑。回办公室后,我就跟团队分享了这个点子,大家眼睛一亮,觉得挺新鲜的。
光靠自己想还不够,当天下午我约了几个老铁出来喝奶茶。聊天的主题直接抛出来:“你们刷短视频最烦”。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吐槽开了——A说讨厌太多假美食测评,B抱怨镜头转太快头晕,C提到现在的网红都太假。听着听着,我发现这些槽点能反转成好点子:比如做个反套路视频,故意把拍摄过程搞砸,突出“真实幕后”。我当场掏出手机记下:真实翻车环节、自黑搞笑元素。回家后快速画了个大纲,觉得效果应该靠谱。
接下来那天,我花了两个小时刷抖音和微博的热门排行榜,专挑那些高赞但有点俗气的作品。看到一个宠物撒娇视频,点赞百万但内容千篇一律,我就想“换成人?”。脑子一转:让团队成员cos宠物,上演一出职场版卖萌,配点搞笑对话。立马开干,我跟摄影师试拍个小片段,用手机随便录了一下——果然大家看了直笑喷。虽然粗糙点,但创意核心到位了,关键在快速测试验证。
一个方法有点蠢但管用。晚上躺床上,我强迫自己列出十个最离谱的拍摄方案,什么“外星人点外卖”“地铁口吵架变舞蹈”。反正写得乱七八糟,一个比一个天马行空。第二天把单子带去公司,挨个过一遍,队友们边笑边淘汰了七个,剩下三个感觉有戏。其中“办公室爆笑整蛊”被挑出来,直接推进拍摄流程。全程不讲究完美,就图个简单动手——用手机拍拍玩玩,粗剪出来效果比预期好太多。
折腾完这些,团队终于凑齐了四个完整创意方案,活动方案也搞定,我整个人都松快了不少。现在回想,关键就是别死磕在电脑前,多出去溜达、拉人瞎聊、偷师改版和敢写敢试。创意这玩意儿就跟挤牙膏似的,有时候你得先乱挤一通,慢慢才冒出点好货来。朋友们要是也卡住了,不妨学我这招试试——糙点、笨点都行,能出活儿就行。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