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新零售精准营销这词儿听着挺高大上?实际操作起来真没想象中那么玄乎。我上周就亲手在自家的小门脸店试了一把,折腾几天下来,算是摸到点门道。今天就把这过程摊开说,全是实打实的动作,一步接一步。
第一步:抓人头,给顾客贴标签
以前店里来客,管他是王婶还是李叔,付完钱就算完事儿。这回我较真了,整个破本子开始记:
- 进门先瞅年龄层——是学生娃?带娃妈?还是广场舞预备队员?拿眼估个大概,画个勾。
- 买的啥玩意儿——大婶来就爱挑特价菜,小伙专盯着饮料新品,死盯着收银机屏幕,啥品名都记一笔。
- 硬薅微信——结账时堆着笑问:“哥/姐,加个群呗?新品上架群里先知道!” 十个人里能薅着俩就不错,愣是坚持了两礼拜。
攒了一筐碎片信息,睡觉前打开微信后台,按“爱买特价菜的大妈”“专喝无糖饮料的小年轻”这路子手动贴标签,贴得我眼都花了。
第二步:群聊轰炸机上线
标签打微信群也拉到小两百人。可光拉群没用,头两天群里死气沉沉。我琢磨着得定点投放:
- 大清早6点,往“早起买菜党”群里甩鲜菜到货图,配文:“嫩茄子刚到!前10名群友八折!”
- 下午3点,瞄着“下午茶摸鱼组”狂发新品奶茶优惠券,故意写“券少速抢,错过拍大腿!”
- 晚上8点,给“精打细算宝妈”推纸尿裤秒杀,强调“比电商便宜三块五,仅限今晚!”
真有人踩着点来!尤其是大妈们,抢特价菜那叫一个积极。
第三步:翻箱倒柜盘库存
有群友抱怨过买不到货,我咬咬牙搞了次大清点:
- 翻出落灰的扫码枪,把库房堆积的临期牛奶全扫一遍,记下到期日。
- 蹲在货架边数数,发现薯片卖得快的口味总断货,难吃的积灰。
- 抓耳挠腮憋了张破表,左边写“卖得飞起的货”,右边写“冷宫钉子户”。
这下心里有谱了,进货单照着左边猛填,右边那些直接打包当赠品。
第四步:哄老客带新人
看别人发朋友圈集赞送东西,我也硬着头皮搞:
- 印了堆丑不拉几的传单:“老客带新客,双双领可乐!”
- 结账时多嘴问老客:“姐,您介绍朋友来,下回我送包抽纸!” 还真有人为包纸拉邻居过来。
- 微信群发红包口令:“到店报暗号‘群主真帅’(脸皮厚点),立减两块钱!” 当天来了仨喊暗号的,差点给我整不会了。
虽然土,但真金白银省了广告费。
第五步:死盯数据调方向
折腾大半月,不能白干!翻出微信后台和收银记录对比:
- 发现早上发特价菜效果最好,群里喊一嗓子能来十几人。
- 年轻人群发优惠券没人理,改成私聊发才有人用。
- 赠品牛奶临期前全清光,压仓货换成流量,不亏。
赶紧把年轻人群的轰炸停了,重点伺候大妈团,果然营业额往上窜了一小截。
就这么一圈走下来,没请专家没买系统,全靠手动硬刚。新零售?说白了就是盯着人、货、场使劲儿折腾。店长脸都笑歪了,我就一个感想:别整虚的,动手干才知道深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