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收拾书房翻出吃灰的GoPro,突然就想试试拍短视频。结果开机五分钟就懵圈了——这按钮咋按?画面为啥发灰?手抖得跟帕金森似的!得,老老实实从零开始捯饬。
先把家里能用的家伙事儿全扒拉出来:手机架在泡面桶上当支架,台灯捆了卷卫生纸补光,书堆到天花板高度当背景墙。折腾半小时发现最管用的居然是晾衣夹——夹窗帘当背景布,夹手机调整俯拍角度,夹台灯当柔光罩!
想着拍个"3分钟手机剪辑教程",吭哧吭哧写了两页纸脚本。镜头1:抬手展示APP界面。结果实拍时左手举手机右手比划,脚还得踢电源线开关,张嘴就卡壳:"呃...这个...剪映它..."重拍七遍才憋出句完整话,汗把衣领全泡透了。
后来学乖了:直接画分镜火柴人!圆圈代表脑袋,箭头指动作方向,重点台词标红字。举着这张儿童简笔画,反而一条过!
看教程说专业模式牛逼,结果ISO/快门调得画面忽明忽暗。气得直接重置手机相机,发现自动模式拍出来更干净!就改了三处:
手机架三脚架上开拍,突然发现镜头里多了半个脚丫——原来鞋尖入镜了都不知道!赶紧把拍摄框预览调到最大,血泪教训。
导进剪映差点又被功能图标吓退。后来就用了四招:
1. 剪头剪尾:直接拖进度条删废话
2. 贴字说话:识别字幕自动生成(错别字手动改)
3. 踩点封面:在转场处暂停0.5秒+加贴纸箭头
4. 背景音杀人:原声调低30%,配乐音量20%刚好盖住空调声
导出发现16:9竖版最顺眼,上传前特意用旧手机预览——果然在低亮度屏幕上看清字幕很重要!
拍完瘫沙发上越简单的设备越出活!猫主子乱入镜头就当彩蛋,手抖画面加个"防抖教程"标签自嘲。真别信什么高端设备——拍废的32G视频里,点赞最高的那条是用手机怼着泡面拍的:"深夜剪辑狗的救赎",背景音里还有我吸溜面条的呼噜声!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