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想试试拍个三农短视频,看能不能火。前几天刷视频,发现好多农村题材的内容蹭蹭涨粉,我就寻思着,这玩意儿到底拍啥才能火?正好看到个帖子说接地气的7种内容最管用,我就干脆自己上手试试。
我先蹲在家里翻手机,找那些播放量高的三农视频学习。嚯,一看真是五花八门,啥玉米地里种瓜,婆婆炒菜爆锅,都是随手一拍就出效果。我一拍大腿,这不简单嘛就想着也来点接地气的。我翻出那7种内容类型:一是种地小技巧,二是农家美食做菜,三是村里娃娃搞怪日常,四是老人讲古事,五是邻里搭把手帮忙,六是赶集赶场热热闹闹,七是土地变化记录。我就跟媳妇儿吐槽,这玩意儿听着容易,真要拍起来估计折腾死。
接着我开始备家伙事儿。家里就一个破手机,摄像头还糊糊的,我直接抓起来试拍一段。先拍拍后院的鸡鸭打斗,结果画面抖得不行,连鸡屎都看不清。我急了,跑去隔壁老王头家借了个自拍杆。老王头还笑话我,说“你娃整这干嘛城里人看腻歪了”。我才不管他,把自拍杆整明白后,又下载了个免费剪辑软件,捣鼓捣鼓就能用。
说干就干,我挨个把这7种类型撸一遍。早上起来,先干种地小技巧的活儿。我扛着手机冲进玉米地,拍我怎么埋种子、浇水防虫。这过程简单,一拍就搞定,传上网不到一小时,播放量几十个,我乐呵的,感觉靠谱。
然后轮到家美食做菜。媳妇儿做菜手艺我让她表演炖土鸡汤,边炖边念叨“火候要闷着点”。我举着手机蹲灶台边上拍,油烟熏得直咳嗽。视频一发,效果还行,几百个播放量,评论区都问“那鸡肉嫩不嫩”。
接下来拍娃娃搞怪日常。我家小侄子正闹腾,我拉他拍爬树掏鸟蛋。那娃死活不配合,爬一半摔泥坑里,哇哇哭。我赶紧拍下来,剪辑时加上搞笑音效,传上网还真吸眼球,播放量上千了。
老人讲古事这块有点烦人。我找村口张大爷,让坐藤椅上讲解放前的故事。他张口闭口“当年苦”,我举着手机录半天,光线太暗。后来挪到树荫下重拍,他唠唠叨叨的,剪辑完效果一般,播放量几百个。
邻里帮忙类型试试搭把手的事儿。正好邻家盖房,我冲过去拍帮工搬砖递水泥。干起活来热乎劲儿足,我边拍边喊“使劲堆”。视频放上网,有网友点赞说“真实”,播放量稳在五六百。
赶集赶场最热闹。周末我去村口大集,拍人群挤来挤去,叫卖牲口、砍价扯嗓子。画面有点乱,但接地气,播放量蹭蹭涨,破千了。
整土地变化记录。我家后山地荒着,我拍铲土翻新种菜籽的过程。一铲一耙的慢动作拍,剪得细点。传上网几天后,播放量慢慢爬,到八百多点。
折腾完这7种内容,我坐电脑前头查数据。娃娃搞怪、赶集赶场、美食做菜这仨最吸睛,播放量直接上千,还涨了些粉。其他类型差些,但也能凑个数。我揉揉眼,冲媳妇儿咧嘴笑,这接地气法子真管用,火是火了,不过拍起来折腾人,浑身泥浆子。下回再试,我得省点劲儿,挑几个重点拍。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