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接短视频的单子,我就发现报价问题真烦人。好家伙,一堆客户在问价,我却不知道该怎么报。我决定先调查市场,省得自己吃亏。
第一步,我跑去问圈内朋友打听价。找了微信群聊,随便聊聊最近拍短视频的经历。结果得到一堆答案:有人按分钟算,有人按项目打包,乱七八糟的。我用手机本子记下来关键点。
接到个本地小店单子,我直接按朋友说的小客户报了个500块。客户一听就说贵,问我为啥这么高。我解释半天拍摄设备和时间成本,结果人家扭头就走。心里直骂:靠,估计是报高了。
失败后,我重新算账。列出自己的成本因素:相机租赁花200,拍半天耗3小时人力。我试报新价:300到400浮动,加上一条“不满意不收费”。还跟客户商量具体需求,比如要不要加特效。试了几单后,慢慢摸清窍门:先问清客户预算再报价,省得浪费口水。
这样反复调整几个月,现在报价顺溜多了。大部分客户直接接受,没啥扯皮。我还在备忘录整理了个简单报价表,每次一谈项目拿出来用。
说到这儿,想起一件破事。有次给朋友拍免费广告,结果他拿来当样片拉生意。我一气之下改了报价规则:熟人打折但不白干。这经历告诉我,报价不仅是数字,还得防小人。搞到我自己也成了报价格专家,连邻居开店都要跑来咨询。这事算折腾值了。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