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搞短视频创作,手机拍出来总觉得差点意思,寻思着得报个班学学手艺。抖音上天天刷到那些“三天学会爆款短视频”的广告,看着挺唬人,但咱也怕踩坑不是?老老实实花了两礼拜做了功课。
打开手机一搜“短视频培训”,好家伙,名字一个比一个响——“XX影业”“XX大师课”“XX爆款训练营”。点进去看,清一色是学员大片感十足的作品展示,导师头衔金光闪闪,“十年大厂经验”“百万粉丝操盘手”。我看着心里直打鼓:这照片会不会是买的?这导师头衔掺没掺水?
挑了三家宣传最猛的,每家都交了9块9试听课钱。结果: 第一家:
实在没招了,问了个做婚庆拍摄的朋友。他推了个藏在文创园里的工作室。老师是个闷头拍纪录片的老哥,连抖音号都没开。一进门就看到墙上挂着拆解的稳定器零件,桌上全是拍摄分镜手稿。
真正让我定下心报名是这三件事:
最大的收获根本不是技术——老师总说技巧三个月准过时。关键是教会我两件事:怎么用公交卡当手机支架省钱,怎么把隔壁煎饼摊老板拍成奥斯卡影帝。一次作业是拍园区流浪猫,成片发小红书居然真有人问“用的啥电影滤镜”。滤镜?就手机自带的!
回头看那些包装花哨的机构,九成九是模板堆出来的流水线。真想学点实在的,不如问问身边拍得好又不接培训广告的朋友。真要报班,先看老师自己拍的作品糙不糙,再看教室的摄影灯是不是比脸还干净——新得反光的设备八成是做样子的!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