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挺折腾人的。上个月准备给公司官网换个新主机,好家伙,钻进去一看头皮发麻,光上海本地的服务商就冒出几十家,价格从几十块到几千块一个月都有。我这急性子差点直接挑了最贵的,心想“贵总有贵的道理”,结果被老同事一巴掌拍醒:“钱多烧得慌?看流量!”
我仗着公司官网平时没几个人看,挑了款白菜价套餐。下单时拍胸脯跟老板打包票:“省下的钱够团建涮三顿火锅!”结果新品上线搞了波促销,当天涌入三百多人,下午四点整,网页突然卡成PPT。我盯着后台监控冷汗直流——CPU直接飙到100%,内存彻底爆红,客服电话拨过去,对面慢悠悠甩来一句:“亲,您这配置撑不住”。老板在群里@我发的那个微笑表情,比骂人还瘆得慌。
连夜把旧主机监控数据全扒拉出来,这才正经做了回数学题:
拿计算器啪啪一通敲:200人×5页面=1000次访问/小时。换算成每分钟的承压需求,瞬间感觉之前买的丐版主机简直是纸糊的。
第二天拽着技术小哥直奔漕河泾,把上海三家自营机房的跑了个遍。重点盯三个玩意儿:
蹲在机房走廊打开手机便签列配置单,核心原则就一条:按峰值流量留30%余量。我们的极限是200人同时在线,那就得按260人规模来配:
选了家本地服务商,月费卡在400块档位。测试阶段故意找了40个同事同时狂点页面,服务器稳稳地呼吸灯都没闪。
现在官网挂了小半月,期间搞了两次限时活动。每次看监控后台稳稳的绿色曲线,终于敢在老板面前挺直腰板了。打工人选主机真别玩玄学,把流量数据拍桌上,该有的配置明明白白跑不掉——省下的火锅钱是真能吃到嘴里的。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