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坑惨的开端
上周接了个南京本地餐饮的推广,老板催得急,我就拎着手机跑去拍了。
想着反正就拍个探店的短视频嘛店装修挺有味道的,拍完咔咔剪了一版发出去,播放量惨得没法看。老板直接微信发语音质问我:“这拍得啥玩意儿?我花这钱就听个响?”气得我差点把手机砸了。
开始满城抓瞎
不行,这单子不能搞砸了,名声要紧。我开始在南京城里溜达、翻手机、问朋友:
- 自己跑器材城:想着租个好点的稳定器和灯总行?结果扛回去一顿折腾,拍出来的画面是稳了点,可那质感…跟人家爆款视频里那种高级感差着十万八千里。
- 找刚毕业的学生团队:朋友介绍了俩传媒学院的学生,小伙子挺有干劲,开价也便宜。拍完我一看,好家伙,运镜花里胡哨,转场特效堆得跟不要钱似的,老板要的菜看得让人流口水的感觉?一点没拍出来!
- 网上瞎搜本地工作室:搜出来一堆看着挺高大上的官网,什么“高端定制”“创意无限”吹得天花乱坠。我挨个打电话问了一圈,张口闭口都是什么“视听语言”“分镜头脚本”,报个价听得我肉疼,还得排队排到下个月去。蛋疼!
终于找对路子
折腾一圈屁用没有,我急得快上火。还是一个做本地婚庆的老铁给我指了条路:“你傻?南京那些真正能把本土商家拍出流量、出爆款的团队,谁有空整天在网上吹?都在闷声干活儿!”
他甩给我几个名字,让我自己去打听口碑。我就真按这几个名字,一家家去扒他们在各个平台(某音某手)上的案例,重点看三点:
- 是不是拍过南京本地的餐饮或者类似小店? 花架子没用,得能落地,懂本地人的口味和喜
- 数据!数据!数据! 别光看画面好看,点进去看看真实播放量、点赞、评论,特别是评论区本地人多不多,是不是真能勾起人去吃的欲望。
- 问清楚到底多少钱。 直接问:“像我要拍个1分钟内的、突出菜品想让人点外卖或者来店里的视频,你们做过的类似案例多少钱?周期几天?”
真刀真枪合作
筛了一圈,咬牙锁定了两家。一家是专门做本地生活号的,风格接地气但数据贼猛;另一家调性偏精致点,但人家拿手的刚好是拍食物。
我直接拿着他们拍过的爆款视频案例找老板谈:“咱就照着这种效果的来,行就加预算拍板!”老板这回终于松口了。
从签合同到拍摄,跟之前完全不一样:
- 人家提前一天就来看场地,带着小本本跟老板聊菜品卖点,还自己带了食材当道具。
- 第二天来了一组人,扛的箱子看着就专业。打光布景的时候贼仔细,一道菜能翻来覆去调角度、扇风、喷水,那叫一个讲究。
- 拍环境的时候也不乱用特效,用镜头硬怼出那种“烟火气”和“精致感”的矛盾统一,我这回算看明白了。
爆款出来了!
成片出来当天,老板看完发了个大拇指。我这边一发布,好家伙,评论数刷刷涨:
- “南京哪家?看着馋死了!”
- “下午刷到的,晚上下班就冲了,XX菜果然绝!”
- “刷到三次了,周末必须带家人去!”
老板乐得直接给我续了三个月的推广单子。回头想想,在南京拍短视频想不踩坑?真别自己瞎琢磨或者图便宜。核心就一条:扒案例!看数据!找那些实打实做过本地爆款的团队,贵是贵点,但真能把钱当钱花出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