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伙儿唠唠在郑州拍短视频那点事儿,全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教训。前阵子不是琢磨着拍点郑州本地的吃喝玩乐嘛看网上大神拍得那叫一个炫,脑子一热,冲劲儿就上来了。结果?钱没少花,冤枉路没少走。
最开始揣着几千块钱,直奔郑州数码市场,想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好家伙,一进店,导购小伙儿嘴皮子贼溜,上来就给我推荐最新款专业摄像机,配啥超广角镜头、全画幅,还说得配上监视器才算专业。好悬没给我整一套电视台配置出来!预算翻了几倍,我一看那价格标签,后背都冒汗了,赶紧找了个借口溜了。
回来冷静一琢磨,咱拍的是短视频,又不是电影大片。我就掏出我那个用了两年的手机(啥型号不重要,就是普通国产机),在小区楼下拍了几段树叶儿摇晃、老头下棋的视频。回家一看电脑,光线好的时候,画面还真挺清楚!发到平台试试水,反响也凑合。这事儿给我吃了个定心丸:手机才是核心,核心,核心!别听人忽悠,郑州街头巷尾的烟火气,大部分手机真够用了。
手机解决了,问题又来了。我手机拍的手一动,画面就抖得跟得了帕金森似的。网上有人说徒手持稳就行,我试了,憋气端了十分钟,胳膊酸不说,视频看着还是晃悠。得,买个手机稳定器!这东西是真有用,郑州那老多人老多车,走路跟打仗一样,没这玩意儿根本没法拍。
拍美食探店,老板在颠勺炒菜,我那手机录下来全是“滋滋滋”的油烟机声,想让他介绍两句菜,声音小得跟蚊子哼似的。环境音太杂,后期软件都救不了。手机自带话筒在郑州这种热闹地界儿根本不够使! 必须得想办法。一开始看那些无线麦克风,动不动上千,真下不去手。
后来发现有种带防风毛衣的有线领夹麦,就是夹在衣领子上那种小话筒,连手机的,才不到一百块。买回来试了试,在二七广场人堆里说话,主要人声清晰多了,防风毛衣还能扛点郑州的风。这点钱,值!
在外头拍得上头,手机电量“唰唰”往下掉,拍到最精彩的地方自动关机了,那感觉,跟吃了苍蝇似的。还有就是内存,“存储空间不足”的提示一弹出来,啥心情都没了。
绕了一大圈,我的实战经验就一句话:东西不在多,在精。 拍郑州街头的日常、探店、生活片段,下面这几样够够的了:
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 啥无人机、微单套机、专业灯光套装,除非你指着这玩意儿吃饭(还得看能不能回本),不然在郑州拍短视频,真没这必要,纯粹是花大钱买回一堆吃灰的摆设。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