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朋友公司要做产品宣传片,上来就问该找谁拍短视频。我直接笑出声,这坑我去年差点摔骨折!现在就跟大伙儿说说我是怎么一步步试错的。
当时想着省事,刷朋友圈看见个团队广告,样片酷炫得很。电话一打过去,对方嘴甜得跟抹了蜜似的:“哥您放心!我们设备都是电影级的,拍过上市公司宣传片!” 价格报得比市场价低三成,脑子一热当场转账30%订金。签合同时瞟了眼服务清单,密密麻麻列了二十多项,心里还美滋滋觉得赚了。
结果开机当天我就懵了。说好的六人专业团队,只来了俩人扛着台家用DV。导演兼摄影兼灯光师叼着烟指挥:“那个谁,把办公室窗帘拉开当反光板!” 演员念台词像小学生背课文,我说能不能多拍几条,人家直接甩脸:“合同里写了日拍八小时超时要加钱!” 更绝的是,晚上收到粗剪视频——背景音乐是拼多多广告同款,字幕错别字比小学作文还多。
第一次血泪教训:样片可能是偷的!便宜绝对没好货!拿着合同去找他们理论,人家翻着白眼指条款:“设备清单?写的是'专业级设备'又没说是红龙摄影机”,“演员?合同只保证'五官端正'又没说非得专业演员”。气得我肝疼想退款,对方冷笑:“您单方面违约,订金不退还得赔我们误工费!”
这回直接杀到本地影视产业园蹲点。看见有团队在拍饮料广告,凑过去给场务小哥递烟套近乎。小哥指指影棚里穿灰马甲的:“找他们老大,刚给XX牛奶拍过片子。” 我立马查了他们官微,最新作品播放量80多万,评论区还有品牌方互动。
见面先要求看实体设备。对方直接打开器材库:索尼FX6三台,大疆如影4D两套,灯光车都是带升降架的。导演掏出手机给我看拍摄计划表,精确到每个镜头预留多少分钟。最关键的是合同——这回我拿着放大镜逐字抠:
成片出来那天,朋友盯着播放量23万的视频直拍大腿:“早该让你来把关!”
1. 别碰朋友圈野生团队,产业园里蹲正规军
2. 必须查近三个月作品,最好能联系上前客户
3. 合同里设备人员写全称,模糊词全是坑
4. 咬死分期付款,尾款低于30%免谈
下次谁再问我怎么选团队,直接把这篇文章甩过去。咱踩过的坑,你们可别再栽了!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