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接了个大活儿,甲方爸爸突然要拍50条产品视频,我那破手机加三脚架根本扛不住,急得嘴角起泡。这不就得找外包公司嘛结果踩坑踩到怀疑人生。今天掏心窝子跟你们唠唠,怎么避开这些雷。
直接砸钱拍50条?我可不敢!先从仓库角落里翻出个卖不动的老产品,想着拍3条试试水。朋友圈发了个需求,好家伙,两天冒出20多个公司加我微信,名字一个比一个唬人,啥"国际影像集团""好莱坞工作室",点开朋友圈全是网图配鸡汤文。
挑了五家报价还算正常的聊。好家伙,不看不知道:报价单就是个文字游戏!A公司写着"专业导演指导",细问才说是大四实习生;B公司报的设备清单贼豪华,结果备注小字"需额外租赁费";最绝的是C公司,拍摄天数写"待定",我追问一句,对方立马改口说按小时收费!气得我当场划掉三家。
剩下两家,我在微信里要样片都说"整理好发您"。等了三天没动静,直接杀到他们公司楼下突击检查。D公司缩在写字楼隔间里,三个小伙挤在堆满外卖盒的工位上剪宠物视频... ...掉头就走!去的E公司,前台小姐姐听说我要看拍摄现场,二话不说带我进棚。正好在拍厨具广告,导演扯着嗓子骂灯光师,客户蹲在监视器前啃煎饼,真实得我想鼓掌!
跟E公司磨到签合同,差点又栽跟头。条款里写着"修改次数不超过2次",我留个心眼问:"要是甲方要改第十版咋办?"对方轻飘飘说按小时加钱。立马按着键盘重写条款:必须写成"免费修改到验收通过为止"!尾款比例也从30%砍到50%,怕他们拍完跑路。
真开拍那天,我带着折叠椅扎根现场。第二场拍食物镜头,他们想用色素辣椒油冒充火锅汤底,被我揪住直接换真骨头汤。道具小哥偷懒用双面胶粘产品标签,胶痕根本擦不掉,逼着他们买无痕胶。三天拍下来嗓子喊哑了,但成片甲方一次过审!
现在包里常备折叠凳,随时准备去外包公司"上班"。总结就五个字:别懒,别怕撕破脸! 拍完这单胖了三斤——现场盯太紧,顿顿吃他们的盒饭回本。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