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真是倒了血霉,哥们创业非要拍产品宣传片,钱打过去小十万,结果对方发过来个三毛特效的玩意儿,背景音乐还是盗版抖音神曲。气得他蹲我家阳台抽了两包烟,这事儿让我彻底上了心——到底怎么挑短视频公司?撸起袖子查了一个月,跑断腿看了七家公司,总结出这五点血泪标准。
别信官网那些明星企业合照,我直接杀到人家办公现场。有家号称服务过五百强的,藏在居民楼车库改的loft里,三个大学生对着台电脑抠脚改脚本。转头就溜了,后来刷到他们被客户挂网上的维权帖,甲方举着打印出来的聊天记录骂街:“签合同说总监亲自操刀,实际是实习生拿手机拍的!”吃一堑长一智,现在进门先看三点:
第二回学精了,让销售甩案例链接。结果有个贼逗的,发来的汽车广告片左下角明晃晃标着“某某传媒出品”,翻他们官网却说是自己原创。直接拿网页时光机一查,原片三年前就躺在别人官网了!现在要案例必干三件事:
吃过报价的暗亏。某家合同写着“三维特效制作”,等成片出来发现就是个PPT缩放动画。当场把项目经理怼到脸通红:“五万块就做个文字飘进来?”现在拿到报价单直接红笔圈重点:
人员明细:写着“导演组”就问清楚到底几个人跟场
器材清单:RED摄影机还是手机拍摄写明白
隐形消费:餐费交通费是否另算
最崩溃是改片扯皮。有次凌晨两点接到导演电话,说脚本里无人机镜头拍不了,因为报备没通过。我tm合同都签了才说?现在签合同前必加三条:
以为成片交付就完了?天真!上次给餐饮店拍的视频,三个月后菜单更新要改画面,制片开口就要八千修改费。现在合同末尾必须追加:
免费修改期:至少保三个月
源文件归属:明确写甲方拥有所有权
物料保管:拍摄素材存多久要说死
折腾到在城中村影视基地挖到个小团队。老板以前给大厂做外包的,工作室墙面上全是分镜手稿,机器设备贴着使用登记表。关键让我试拍了条30秒短片,收音没炸麦、灯光没翻车、连道具组准备的盒饭都是热的!成交那天我攥着补充协议去签约——就是被坑怕了,合同手写添加了六条违约条款,老板笑着盖章:“头回见比法务还狠的甲方”。
对,上礼拜路过之前踩坑的豪华办公楼,惊见那家骗我朋友的公司在搬家具。楼道里飘着物业贴的欠费催缴单,几个销售蹲在纸箱上刷招聘软件。啧,早点按这五步走,何至于当大冤种!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